河北省发布《应急科普教育场馆建设规范》地方标准
更新时间:2024-09-06 12:29:28 作者: 来源:河北省应急管理厅
近日,由河北省应急管理厅提出的《应急科普教育场馆建设规范》(DB13/T6002—2024)地方标准(以下简称“标准”),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审定并正式发布,将于9月12日开始实施。标准明确了应急科普教育场馆术语和定义、建设原则、基本要求、建设内容、人员配备、科普服务、场馆分级、运行维护等内容。标准的发布,为推进应急科普教育场馆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和遵循,具有借鉴引领作用。
近年来,河北省不断创新应急安全宣传教育工作,探索更加多元化、互动化的宣传方式,建设应急科普教育场馆,开展应急安全科普体验活动,实现从新媒体宣传到体验互动宣传的模式转变。然而,由于缺乏统一、科学的建设标准,各地场馆在选址、设计、功能布局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,场馆建设难以做到规范化、标准化,宣传教育效果参差不齐。为此,河北省对省内外应急安全体验馆进行调研,借鉴其建设运营经验,编制了《应急科普教育场馆建设规范》地方标准。
标准适用于政府、行业部门、街道社区、乡镇村、社会公益团体投资建设,或由社会力量兴办的具有开展防灾减灾科学技术普及功能,常态化向社会和公众开放的应急科普博物馆、科技馆、纪念馆、体验馆、活动中心、主题公园、青少年活动场所等。中小学校、高等院校、科研机构、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所属,具有应急科普宣传教育功能、有条件向公众开放的体验馆(室)、实验室、实验基地、培训机构等均可参照执行。
为推动应急科普教育场馆规范建设,标准规范了自然灾害、消防安全、安全生产、社会安全、校园安全、交通安全、应急救护7个科普体验项目建设内容,要求软硬件设施遵循趣味性、服务性、安全性、实用性的原则,配备公众可参与的应急科普展品、展板、说明牌等基本展教设施,具有展览、模拟演示、安全培训、互动体验教育等功能。根据实际情况,配备VR、AR等虚拟视觉体验装置,采用VR技术、体感技术、监控识别系统、三维虚拟等技术打造高科技展示项目,通过实景搭设沉浸式环境和兼具互动性与体验性的玩法结合,提高学习体验的效果。
标准规定了人员配备及科普服务时间。其中,教育场馆应常年对公众开放,开放日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6小时;每年的全国安全生产月、全国消防宣传月、全国防灾减灾日、全国科普日、科技活动周等重要主题日期间组织开展应急科普专题宣传活动。
标准的贯彻实施将有效提升应急科普场馆建设的规范性、科学性、实用性,更好发挥各类应急科普场馆的教学实践功能,助力推动应急安全知识传播,不断提升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、自救互救能力。
今日看点
- 应急管理部公布一批铝加工(深井铸造
- 7月份全国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1402
- 萧山一企业把员工宿舍和生产车间设
- 山东省公布八起关于安全生产举报的
- 应急管理部公布一批特种作业领域典
- 山东省发布3起安全生产执法和行刑
- 重庆高新区依法拆除一违建厂房
- 湖北省曝光安全评价机构专项整治典
- 重庆市酉阳县这两家电动车经营单位
- 应急管理部公布一批粉尘涉爆企业行
- 重庆市秀山县一茶楼存在重大火灾隐
- 一建设煤矿未查明积水组织掘进被立
- 应急管理部公布6起安全生产举报案
- 山西一煤矿“旧患不除 新患频发”
- 青海省公布四起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
- 近期4起成功避险案例
- 安全出口难疏散 安全门被上锁
- 河南叶县冷藏车违规乘人致8人窒息
- 湖北省崇阳县一寄宿制学校因防盗网
- 工作面防突区域验证数据也造假?
- 矿山违规动火作业 井下吸烟屡禁不
- 成品堆在纸箱库 黑火药竟存成品库
- 以征地平场之名盗采砂岩 重庆警方
- 影院擅自关闭安全门 火锅店未安燃
- 安徽颍上:农民在建房倒塌致4人死亡